首页 > 生活 >

科教 | 《神奇的嫦娥五号》斩获年度十大科普作品 世界消息

2023-03-29 10:59:12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3月26日,我国科普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品牌活动之一“典赞·2022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现场揭晓了2022年度十大科普作品,12集科普纪录片《神奇的嫦娥五号》成为唯一一部入选年度十大科普作品的科普纪录片。“典赞·2022科普中国”评价该片:全面系统介绍了嫦娥五号从发射到回家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等内容,是中国首部以探月工程为题材的科普作品。

“典赞·科普中国”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一项评选年度科普典型的活动盛事,创始于2015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通过盘点年度科普的人物、作品、事件和谣言,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科普领域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品牌活动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普纪录片一直都是影视领域稀缺的艺术类型,航天题材更是极为少见。《神奇的嫦娥五号》网络首发播放量高达2.5亿,引发了观众的广泛热议与高度好评,实现了收视口碑双赢。《神奇的嫦娥五号》先后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年度2021-2022优秀行业节目推选活动纪录片类最佳作品奖并入围第十二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日前,该片的导演、总撰稿窦欣平分享了这部纪录作品的创作体会,他表示:在近一年时间里的艺术创作,充满了大胆的探索和勇敢的创新:探索的是航天探月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表现形式,创新的则是抽象航天科学理论的具象呈现。

科学价值与科普视角的融合

最初接到《神奇的嫦娥五号》摄制任务时,我觉得最大的创作难点在于如何通过视听语言讲清楚一项极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由于这部纪录片的类型在创作之初就明确定位为科普纪录片,那么就决定了作品的内核在于对科学内容的呈现。

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集"绕、落、回"之大成的收官之作,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在我国航天领域实现了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地外天体点火起飞精确入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携带月球样品跳跃式返回地球等多项第一。

面对这样一项巨大的科学工程,我们一开始就被扑面而来的庞杂信息所淹没。技术性的资料让我们意识到两个问题,其一是信息量大,涉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很难让非专业人士明晰重点;其二是专业性强,科学概念和原理抽象,无法让人产生视觉联想并留下记忆。因此,只有确立合适的视角来讲故事,才能将专业程度高、内容信息丰富、涉及面广的嫦娥五号任务,在有限的篇幅内讲清楚、看明白、记得住。此前,我创作的科普纪录片《中华鲟的故事》曾得到观众的有益反馈,他们很喜欢从自然演变的视角去了解中华鲟的起源与变化,这种反馈正给出了“巧诈不如拙诚”的道理。最终,《神奇的嫦娥五号》选择了相似的朴素视角,与以往探月题材纪录片关注科研工作者实施任务过程中的举措与情感完全不同,将着眼点放在了嫦娥五号的任务本身。

在《神奇的嫦娥五号》中,嫦娥五号任务就是全片的“主角”,片中没有过多与人相关的画面,多数都是探月过程中的真实影像、与嫦娥五号探测器相关的动画影像、讲解科学原理所需的图表动画等,虽然没有了科研工作者在攻坚克难过程中的情感悸动,但紧紧围绕嫦娥五号所呈现的画面,则更纯粹地聚焦在了科学内容的本身。探测器、火箭、轨道、采样装置、对接机构等成为全片的叙事主体,既使观众获得了更为贴近实物的视角,也从影像层面呈现出了满满的高级感,宇宙的幽深与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神奇常常交相呼应,为片中蕴藏的科学知识赋予了强大的吸引力。

写实性与趣味性的交相辉映

在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的组织下,实施探月工程的科研团队首先提供了专业的技术脚本,使我们得以依此为蓝本形成解说词及制作脚本,围绕嫦娥五号任务的核心技术解读科学原理,包括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氢氧发动机、多弹道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空间推进系统、月面采样与封装、空间无人对接和样品转移、月地高速再入返回、测控和月球样品研究等核心技术环节。这些立足于核心技术环节的内容,可以使观众看到最为真实的探月工程的实施,既满足了对探月工程的猎奇心理,也可以了解嫦娥五号的科学目标、实施的科学方法、攻克的科学难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了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目的。

我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是如果使这些抽象的技术细节与科学原理转化为视觉影像。尽管纪录片的核心在于写实性,是凸显内容的“真实”,但这种真实并不是“复制”,而是需要选择与提炼,并使用恰当的视听语言加以呈现。比如为表现运载火箭的发射是一次以月球为瞄准目标的移动打靶,我们专门以动画形式构建了地月的空间关系,模拟了公转与自转,通过不同火箭从地球飞向月球的移动,从地球与月球不断变化的相对位置呈体现出“移动打靶”的概念。

《神奇的嫦娥五号》全片共12集,第一集是对嫦娥五号任务的综述,后11集分别介绍11个关键的技术环节。这些技术环节脱胎于真实的任务过程,最终在片中多维度呈现出了精彩的技术细节和科学原理。比如火箭发动机在没有氧气的太空提供动力的原理和方法。再如嫦娥五号探测器被设计成一个复杂的四器组合体的原因。还如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太空中实现加速、减速和姿态调整的方式。诸如此类的内容使陌生而神秘的探月工程通过影像、动画、图表的形式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使观众得到直观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获知了“精练有料”的科学内容。

除了写实性,我们还努力使《神奇的嫦娥五号》凸显趣味性。毕竟,要让专业晦涩的科学知识更易被观众接受,首先就要求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我们在片中针对每个技术环节都设置了悬念。这些悬念不仅是一些与探月工程息息相关的充满未知性的疑问,也是嫦娥五号任务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难点。这些悬念不仅提起了观众们的好奇心,也通过悬念的破解过程让观众看到了这项航天系统工程极为复杂的科学内涵。比如针对地月空间的往返飞行轨道,片中提出了如何设计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飞行路径,才能保证它在历经11个飞行阶段才能圆满完成任务的飞行过程中环环相扣、连贯如一的疑问。再如针对月球样品的采集与封装,提出了如何开创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无人自动操作的疑问。还如针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回家之路,提出了一套名为GNC的系统如何在遥远的距离、不可预测的外力影响下做好引路者的疑问。这些疑问都是公众未知的领域,充满悬念感,令观众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声画的呈现和审美的建立

尽管真实性是科普纪录片创作的基石,但只有通过编导对典型内容的艺术化处理才能让作品拥有生命,只有在作品中融入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使它具有灵魂,由此赋予纪录片以美感。否则,只有写实性,却忽视了对艺术性的追求,那便成为生硬晦涩的教学片,难以被普通观众所接受。为此,我们在《神奇的嫦娥五号》的创作过程中,努力兼顾作品的写实性、趣味性与艺术性,通过三者的结合使这部科普纪录片既传达精准的科学知识,又具备吸引观众的魅力。

面对相对枯燥的科学技术细节,我们通过剪辑、特效、动画、包装、拟音等多种手段,努力营造出视觉与听觉上的氛围感,进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呈现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经历的复杂飞行过程时,我们在画面剪辑上既凸显了地月空间的空灵感和深邃感,也关注到了探测器处于不同工作阶段的差异化状态,同时加入了诸如阳光炙烤、压力升高、推进剂气化、阀门工作失效等变化性因素的表现,兼顾了氛围营造和细节刻画,产生了极强的视觉震撼。此外,我们通过画面节奏的把控积极调动着观众的观影情绪。比如在讲述嫦娥五号探测器需要依靠大推力运载火箭推举升空的细节时,画面展示了运载火箭升空的全过程,忽然戛然而止,快节奏倒放画面,回到起飞时刻的时间原点,进而转场到对火箭发动机的描述。这种节奏上的舒缓与明快的交叠,一张一弛,使观众因为节奏变化而获得新奇感,产生极具冲击力的观影效果。

在声音的塑造上,我们利用解说与音乐、音效的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氛围感,特别是音效的运用起到了尤为突出的效果。比如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太空中飞行,所处的空间寂寥无声,除了用音乐渲染情绪之外,我们多处放大了细微的声音,让探测器飞行时掠过镜头产生风声,走向远方时有了低鸣回响,不仅营造了太空的深邃感,更增加了影像的空间质感。此外,无论是嫦娥五号探测器,还是托举探测器进入太空的运载火箭,都是由数量巨大的部件组成的复杂机构,我们在片中涉及探测器与运载火箭结构的场景里,特别加强了音效运用,通过声音强化了机构的机械感与科技感。

讲好中国故事,不可或缺关于科学的故事,伴随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神奇的嫦娥五号》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真正的中国力量,也收获了科学知识的洗礼。可以说,这部科普纪录片是一次极具挑战的创作,最终填补了探月工程科普纪录片的空白。它所获得的不断攀高的播放量和关注度,代表了观众对创作内容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也肯定了我们作为创作者对于航天题材科普纪录片的艺术探索。

作者简介:窦欣平,导演、编剧。曾执导《止罪海》《梅花谍影》《最远的重逢》等剧情片及《神奇的嫦娥五号》《中华鲟的故事》《额济纳:托起航天梦的地方》等纪录片,多次在好莱坞国际电影节、温哥华华语电影节、德鲁克国际电影节、亚洲微电影节、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等斩获奖项。

上一篇 下一篇
x
要闻
动态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