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车库生锈,不低价出售,倒奶事件。

2023-07-05 05:54:02 来源:宇宙观察室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燃油车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降价潮。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波降价潮,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将实行国六B排放标准,届时将有一批不符合要求的燃油车面临淘汰。

面对如此情况,品牌方却停止采用价格战方式清理库存,不少人开始想到上个世纪的资本倒奶事件,真相究竟如何呢?


(资料图片)

进入2023年,国内燃油车迎来了一股降价潮。根据不完全的车价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超过30家汽车品牌,上百款车型都参与了本次降价,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较大,甚至超过10万元。

深究本次降价潮,源于我国即将实行的“国六B排放标准”。据悉,该标准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不满足这一排放标准的汽车,都将面临下架的境况。

因此,各大车企为了尽快清空库存的不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汽车,采用低价、优惠等方式,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由于本轮降价潮是广大车企。为了应对国六B排放标准所引起的,自然而然,随着标准实施的时间越近,为了尽快售出自己的库存,各大企业应该会予以更加有力的优惠。

拥有这样的想法当然不是一个两个人,广大有购买汽车想法的消费者都有此想法。然而,正当大家如此期待时,这股降价潮却久久不曾到来。

这样的操作让很多消费无法理解,根据车企所放出的数据来看,截至到3月末,厂家与经销商手头所库存的,不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车辆数量达到了361万辆。其中,约有200万辆左右车辆属于国六B非RDE车型。

根据7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六B排放标准中,对于部分RDE车型中,实验报告的结果为“仅监测”的车辆,予以了半年的销售过渡期。所谓的RDE实验仅监测的车型,指的是在上报了RDE监测报告后即可,对于其实际数据如何,并不做任何的要求,但是耐久性必须要达到16万公里,也有人将这一特殊标准称为“假国六B标准”。

而真正的国六B标准则要求RDE检测数据必须在规定数值内,同时耐久性需要达到20万公里。而给“假国六B标准”的车辆适当放宽半年,也是考虑到车企方面的销售压力。

而其余的国六A的库存车,国家并没有予以任何的宽限政策,要求对方在7月1日前尽快销售,否则之后便不再允许销售。

从这样情况来看,仍有200万辆左右的车辆,需要在7月1日之前尽快销售出去。而剩下的RDE “仅监测”的车型需要在2024年到来之前尽快销售出。对于目前的车市来说,销售压力不可谓不小。

专家分析认为,200万的库存车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销售完毕,需要打一个问号。

同时在如今,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创高的情形下,燃油车的销售并不景气。降价抛售成为很多车企在面对这一情况的选择,然而从现实数据反应来看,车企似乎并不愿意这样降下去以解决库存问题。

广汽的董事长曾庆洪直接表示,“价格战”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如果企业想要找死那就尽快降价吧。

这样的情况,让大家想起了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美国的资本家们为了解决牛奶卖不出去的问题,不降价反而选择将牛奶全部导入河中的事件,我们将其称之为“资本倒奶事件”。不少人表示,中国车企宁愿让200万燃油车白白停在车库里,也不愿意降价,是否想要再次上演“资本倒奶事件”呢?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了美国部分州郡出现了牛奶产量过剩的问题。美国著名的畜牧业产地威斯康星州的奶农们,被迫将十万加仑的牛奶倒入河流之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大量的人们失业无法购买牛奶,导致牛奶产量过剩。

此时,牛奶的销售者们,并没有降价销售,反而是将卖不出去的牛奶直接倾倒在密西西比河,其数量之大直接将河水染成了乳白色。

当时,很多人对于奶农们这一做法非常不理解,降价销售,能收回多少本就收回多少才是主要的事情啊。销售不出去,宁愿将货赔在了自己的手里,也不愿意降价,又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具体考虑。

首先,是供需角度:

需求方面:牛奶等相关乳制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

无论是2020年疫情,还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结合两者的社会背景来看,我们得出一个共性特征。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短期内失业率明显升高,部分人群的财务状况由好转坏,消费行为受到影响。因此,除却日常所需的牛奶购买量出现下滑以外,餐饮店、食品加工业等对于奶类的需求也因停产停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供给方面,市场反馈机制具有滞后性,短期内并不会减少供给,造成供给量过多。

商人逐利而行,什么赚钱它们就会去干什么,这是市场的规律。例如我们几年前,在市场上,某一年牛蒡价格飙升,次年种植牛蒡的人数飙升,牛蒡的价格也一落再落。

再比如,有一段时间猪肉的价格上涨明显,从事养猪生意的人明显增多,各地养猪规模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大。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这是人们对于市场预判后,一种行为的选择。

我们把话题回到牛奶上,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人们对于牛奶的购买量是向好的。在社会的需求量会在小幅度上扬的趋势下,不少养牛场在这样乐观的局面下,就算不会增产,当然也不会选择减产。

但是市场的消费量是骤然间下降的,当收到这一消息的奶农们,立刻开始调整自己的生产节奏,等到真正起到作用时,距离一开始消费短时间下降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了。正是供给方在这一方面的滞后性,无法短时间快速调整。

但是在这几个月中所产生大量的奶无法销售出去,商家只能选择降价销售。提早做此丢弃处理,可以尽快的调整市面上供给远大于需求的问题,防止由于供给过剩造成价格进一步下跌。可说,资本倒奶事件是商家在面临供给远大于需求时,一种被迫的选择。

其次,我们来看看成本角度。

对于奶农们来说,将奶挤出只是完成牛奶产品的第一步。根据现代对牛奶的管理标准,奶农们想要把奶售出,还需要经过封装、消毒等一系列的灭菌操作,而后在经过仓储、运输最终才会进入货架供消费者选择。这些环节并不是免费进行的,如封装就需要购买封装材料,仓储需要提供土地成本,运输会产生运输费用,销售过程可能还会产生营销费用等。每一步,都需要奶农们支付一笔钱才能保证环节有序进行。

如果将这样的成品降价或者免费发放给穷人,对于奶农来说,这就是彻头彻尾的亏本买卖。这样的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奶农们因此而破产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在面临自己基本生活都成问题的时候,还再考虑道德层面的东西,卖不掉拿去做慈善。这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不仅如此,市场对于这类低价解决库存奶制品的行为,也并不认同。

为了销售,奶农们就算采用了免费配送,以超低的价格进入市场,赢得了一定的消费群体。而后,消费者产生了一种印象,牛奶很便宜,这样的价格就可以买到牛奶了,为什么还要花更高的价格去买呢?

长期如此,原本就不易的正常牛奶市场,在这样的冲击下,立刻就会土崩瓦解,影响奶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宁愿倒了也不愿意低价或者免费出售的情况,也是特殊经济环境背景下,不得已的选择罢了。

我们将话题回到,中国这批200万的库存燃油车的销售问题。资本倒奶的目的其本质是为了尽快调整市场供需,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奶农们为了节约成本等,不得不做的壮士断腕的行为。从某些方面来看,和本次车企停止降价有些相似,但是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牛奶是一种必要消费品,它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波动之后,最终会回归正常的节奏。但是不符合标准的车辆所面临的是,国家禁止销售的问题。政策实施之后,即便是降价,都不可能销售了。而促销同样也需要成本,而且还会占用销售资源,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一点卖那些可以赚钱的车型就好了。

由于库存车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势必有大量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型留下来。不少人表示,这批车将会何去何从呢?汽车市场上并不是只有一手车市场,还有二手车,国家对于二手车并没有所谓的国六B管控,所以它们完全可以将车辆批量抵给二手市场,以解决库存问题。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x
要闻
动态
精彩推送